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快讯

《申度探访》走进美琳物业:浦东一个动迁安置小区的治理密码

(文/李露野)近年来,在浦东新区康桥镇,一座名为“文怡苑”的动迁安置小区正成为区域民生工程的亮眼名片。这个承载着数百户居民安居梦想的社区,通过政府民生工程与上海美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精细化服务的双轮驱动,已然成为浦东动迁房治理的创新样本。近日,《申度探访》栏目组实地探访了这个温暖人心的宜居家园,同时对话美琳物业经理,共同聚焦探讨群租房难题的新型治理方案。



政府民生工程落地生根,“文怡苑”打造动迁社区新标杆

作为浦东开发开放浪潮中的缩影,康桥镇从昔日的阡陌农田蜕变为现代化宜居城区,而“文怡苑”正是这一变迁的见证者。康桥镇政府以“居民利益优先”为原则,在小区规划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完善与生活配套升级:宽敞的楼间距、整洁的硬化路面、错落有致的绿化带,颠覆了人们对动迁房的传统印象。文怡苑业委会主任沈金伯表示:“在政府关怀和美琳物业精心管理和优质服务下,小区环境三年内焕然一新,业主满意度显著提升。”



政府的民生投入更体现在细节处。针对老年居民和残障人士需求,美琳物业率先推进加装电梯工程,积极配合居委上门沟通,促成共识,同时新增非机动车棚与智能充电桩,从源头消除“飞线充电”隐患。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居民实际困难,更彰显了政府“把小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治理理念。



美琳物业精细化治理:破解群租难题,筑牢社区安全网

动迁房小区普遍面临外来人员群租带来的安全隐患和邻里矛盾。美琳物业以“规范化+温情化”双管齐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1. 租户管理“严而有度”

美琳物业经理陈海红介绍,公司建立租户信息核验机制,要求提供身份证明等材料,确保信息真实;定期巡查房屋居住情况,联合公安、居委开展专项整治。同时,通过租户座谈会、业主反馈热线搭建沟通平台,及时化解噪音、卫生等矛盾。小区业主点赞道:“现在门禁系统升级了,保安24小时巡逻,住得特别安心。”



基础设施“动态升级”美琳物业将服务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结合:修复破损井盖、加装休闲座椅、增设无障碍通道;引入智能化设备远程监控公共设施运行状态,报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住在文怡苑已多年的年轻居民感慨道:“以前绿化带黄土裸露,现在鸟语花香,物业师傅随叫随到!”





养老关怀暖人心,探索居家养老“文怡苑样本”

因文怡苑属于拆迁安置房,老年人口占比多,美琳物业将养老支持作为服务重点,从硬件适老化改造到软性情感关怀,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物业在关怀老人的工作上,适老设施全覆盖,小区内增设防滑步道、休闲凉亭;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探访独居老人,检修家电,甚至陪聊谈心。





专业铸就品质,美琳物业的“服务哲学”

成立于2007年的上海美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凭借“朴实无华服务理念,努力超越服务标准”的宗旨,已成长为上海市物业服务综合能力三星级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业态服务经验积累,美琳物业正推动动迁社区服务向“标准化、智能化、亲情化”迭代。



从阡陌农田到宜居社区,文怡苑的蜕变是浦东民生工程的一个生动注脚。动迁房社区的“逆袭”更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与物业的“最后一公里”落地。而美琳物业的探索也证明,唯有将居民需求作为服务原点,方能真正实现“安置”到“安居”的跨越。在上海浦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民生“温度”与治理“精度”正共同绘就新时代的宜居图景。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