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市长安区长丰街道谈安小区低保居民李某世(化名)因生活无法自理在长安区民政局的救助下,安置在“古月红”养老院。
近年来,石家庄市长安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通过“精准了解居民需求”开展“定制化”精准救助帮扶,统筹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了解民情 开展救助
李某世,于2023年11月因大面积脑梗死至左侧偏瘫至今由前妻独自照料,生活一度陷入艰难情景。得知情况后,长安区民政局立刻组织长丰街道办事处、谈安小区居委会上门了解情况,展开救助。
2025年4月份,在长安区民政局、长丰街道办事处、谈安社区居委会的共同帮助下,为李某世办理了低保,为这个特殊的家庭减轻了一定的压力。
精准帮扶 春暖民心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一面,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绝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救助,更重要的是帮扶。如何帮扶?如何切实根据返贫家庭的具体情况和诉求进行“定制化”帮扶?是精准帮扶路线的基础。
由于李某世病后医疗及生活负担全部压在了其前妻一人的肩上,一边挣生活费一边还要照顾李某世,4月初,李某世前妻因头晕拨打了120。带着李某世一同前往了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的脑病科进行检查和治疗。一方面给李某世住院再次进行治疗,一方面给自己进行检查。由于长时间的日夜煎熬,李某世前妻查出脑部右侧有斑点状影,出现头晕、脑袋不清楚的症状。但因为资金有限,只给李某世办理了住院,而自己只是选择针灸。由于上一次住院的费用无力结清,本次只能自费住院,缴纳的2000元押金很快也用完了……医院将此情况反映至长安区民政局,对此,民政局高度重视,对李某世与前妻的特殊家庭进行深入的了解,计划制定定制化帮扶路线,让这个“家庭”能够度过难关。
首先,长安区民政局、长丰街道办事处统筹政府资源,解决李某世照料问题。经过多方协调,4月22日,民政局工作人员将李某世安置在了“古月红”养老院。但长安区民政还在帮助寻找社会医疗康复机构,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实现居家养老的美好愿望,达到真正救助帮扶的目的。
其次,要关注李某世前妻生活及身体和精神状况。因李某世病后一直由其前妻日夜照顾锻炼,进入养老院后,其前妻甚是担忧,每日前往看望帮助其康复锻炼,为其购买日常所需用品、药品等。虽然双方目前无法律层面的关系,但一直以来的照料超越了法律上夫妻关系。如果身体和经济状况允许,李某世的前妻依然可以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对李某世多加关爱和照顾,让其尽量能够达到自理的生活状态。
多方救援 保障民居
李某世与其前妻原有住房为石家庄市保障性住房,对于目前李某世及其前妻的现实情况,长安区民政局将此特殊家庭的情况反映给石家庄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确保其前妻能够继续居住,不至于流离失所造成进一步的社会困境。
同时,呼吁社会医疗康养机构、爱心公益团体的关注和加入,能够帮助李某世及其类似这样特困又渴望恢复自理的人群站起来,享受正常生活。帮助每一个困难中的家庭能够度过难关。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也是一份社会责任。长安区民政局通过“政府+亲属+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一个家庭的帮扶,真正的帮扶是起点,是希望,而非“安度晚年”的救赎。这不仅是民政部门关爱民生的体现,也是将精准化帮扶、“定制化”帮扶落到实地的举措,更是幸福石家庄宜居城市的民生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