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快讯

武汉大学“守护地域瑰宝”实践队推动地理标志保护

在知识经济与文化自信协同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地理标志作为连接地域特色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纽带,其保护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近日,武汉大学“守护地域瑰宝”实践队开展全国性社会实践活动,调研范围覆盖22个省、65个市。实践队紧扣地理标志保护这一核心,多维度、深层次收集信息,旨在为地理标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多管齐下,深入调研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表现出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团队成员精心设计问卷,力求全面收集社会各界对于地理标志的认知与态度。问卷调查内容不仅涵盖了公众对地理标志的认知情况,还深入探讨了地理标志产业在实际发展中的运营状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在调研期间,实践队线上线下共收集问卷5856份,其中有效问卷5328份,确保了数据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除问卷调查外,访谈工作同样顺利进行。队员们与5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关键人物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与消费者的交流中,了解了公众在选购地理标志产品时的关注点与困惑;与产业从业者的沟通,使队员们掌握了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市场困境及保护中的问题;与行业协会负责人交谈,进一步了解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政策落实情况以及行业内部的协调问题;市场监管局的负责人则从政策执行和监管角度,分享了地理标志保护过程中的执法难点和解决经验;专家学者们通过专业的视角和理论分析,帮助队员们深入了解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功经验,示范引领

在深入各地的调研中,武汉大学“守护地域瑰宝”实践队收获颇丰,挖掘出众多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的成功范例,这些经验在产业升级、资源整合、权益协调及综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进步。

产业模式创新升级

为克服传统产业模式的弊端,提升地理标志产业竞争力,实践队发现部分地区积极推行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地理标志+”的发展模式在多地开花结果,如重庆市巫山县通过“地理标志+文旅”发展模式来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将“巫山脆李”地理标志与当地文旅资源紧密结合,把“巫山李花”和“巫山红叶”一同作为特色旅游景观进行重点开发,打造出极具吸引力的文旅品牌。开创了集农业观光、特色采摘、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地理标志产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功推动乡村振兴和城市品牌形象提升,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巫山样板”。

image.png

强化保护资源整合

地理标志保护需要多方面资源的协同配合。实践队观察到,不少地方政府着力完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明确各部门在地理标志保护中的职责,杜绝职责不清导致的工作混乱。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为地理标志保护培育专业人才。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当地邀请专家授课,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并建立层级化执法指导制度,还成立地理标志保护协会,汇聚法律、农业、市场监管等领域专业人才,为地理标志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image.png

积极探索,创新实践

面对重重困难,实践队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力求为地理标志保护贡献青春智慧。在知识普及方面,队员们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团队成员制作了精美的折页、醒目的易拉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居民普及地理标志的概念、价值以及保护的重要性。队员们设置了互动环节,通过知识问答、产品品鉴等形式,激发居民对地理标志的兴趣,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在文化创新方面,实践队充分发挥创意,积极研发地理标志文化创意产品。团队成员队员深入挖掘各地地理标志的文化内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为各地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地理标志吉祥物。这些吉祥物以可爱的形象、鲜明的个性,成为地理标志文化的生动代言人。同时,实践队还开发了一系列与地理标志相关的文创产品,如明信片、笔记本、钥匙扣等,将地理标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以新颖的方式传播地理标志文化。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武汉大学“守护地域瑰宝”实践队在地理标志保护领域的一次深入调研与探索。队员们通过全面收集数据,深入分析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不仅让自身对地理标志保护的现实状况有了透彻的理解,更凭借着扎实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为解决地理标志保护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与切实可行的建议。实践队凭借丰富的调研成果和创新的解决方案,获得了来自各地地理标志行业协会、律所、司法局、工商管理局等多个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广泛采纳和高度认可。

展望未来,地理标志保护的持续发展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创新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更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地理标志产品有望在国内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并逐步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高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地理标志的文化价值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推动地方特色产业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地理标志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文化传承和全球交流贡献更大的力量。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