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快讯

国际酒店布局逐步深化 国货品牌如何与之同频共振?

截至目前,国际酒店在中国市场已然“遍地开花”,其中希尔顿集团在华开业酒店数量突破了800家,覆盖10大品牌和250多个目的地;洲际酒店集团也迈入了在华开业800家的新征程;2024年,万豪集团签约161个项目,近31,000间客房,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这种“疯狂扩张”背后,是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青睐,也来源于国内二三线城市消费升级的精准捕捉,超过75%的新签约项目为精选服务品牌,34%涉及存量改造,显示出对本土化需求的深度适应。



面对国际品牌的渗透,国货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以酒店电视为例,TCL已为希尔顿欢朋、洲际等品牌酒店客房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AI语音控制系统与酒店管理系统深度对接,实现了客房设备的全场景互联,为住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个性化服务体验。这种合作模式也打破了过往“国际品牌指定外资供应商”的惯例,证明本土技术实力已经能够匹配高端场景需求。


然而,如何精准捕捉行业趋势,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同频共振,依然是本土供应链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首先,在低碳环保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供应链的绿色革新已成为核心阵地。以徕芬为例,其自研的创新无刷马达技术,不仅降低了吹风机的使用功率,同时还让干发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满足国际品牌的ESG指标要求,更重塑了产业链价值分配。


其次,本土供应链头部企业也正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生态协同方向转型。比如TCL构建的酒店全场景智慧系统,整合了电视、空调、洗衣机等终端设备,通过数据中台实现能耗、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该模式不仅使酒店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也让住客满意度直线上升。



另外,平衡国际标准与本土需求的双循环竞争力,也是本土供应链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TCL凭借全球第二的电视销量规模,将TCL华星光电的Mini LED屏幕技术反向输出至海外市场;徕芬则通过打造独有的“徕芬高速吹风机+酒店”高端模板,为国际酒店提供定制化服务等等,这种“以内促外”的路径,打破了传统代工模式的低附加值困局。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国货品牌,通过深刻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布局,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这些国货品牌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定制服务和高效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色,不仅可以快速响应高端酒店的品质要求,同时在本土定制化方面,也可以为高端酒店提供高性价比、可靠的服务保障。


可以预见,随着国货品牌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的持续升级,以及服务的日益完善,它们将在国际酒店供应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不仅助力国际酒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将随着国际酒店的全球布局走向世界舞台,实现与国际酒店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共同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