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中,持续深化的学术思想交流与研讨,能够有效激发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教育发展成果。
2025年3月28日,一场聚焦“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高品质课程创新与实践交流”的研讨会圆满落幕。此次“聚智研教,赋能未来”研讨会由杭州铭师堂主办,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编委刘祖希、国家高中物理教材副主编黄国雄、海淀区教研员曹新庆、人教版新版初高中生物教材分册主编包春莹等专家坐镇,汇聚了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浙江省头部中学四所名校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资深教师,共同探讨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策略和新路径。
一、探索路径,深化教学——教育数字化推进下的互联网+教育经验分享
会议伊始,专家与教师们首先参观了铭师堂互联网教育体验中心,直观感受到“互联网+教育”的氛围。
随后,铭师堂升学e网通产品部总经理方珠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性和意义。他提到,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普通高中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变化,聚焦核心素养培育,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铭师堂升学e网通产品部学科主任来华飞介绍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铭师堂在“互联网+”教育上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她指出,在教育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普通高中教育作为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枢纽环节,肩负着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铭师堂一路走来始终把创新高品质课程,提升教育质量作为重要课题。
二、名师引领,协同创新——现场听取专家意见
数学:教学创新,品质赋能
在数学分会场中,《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编委刘祖希老师首先强调了数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中的数学素养、通识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并着重就教育理论素养部分进行展开,并结合2023年压轴题进行总结,提出了教学解题上的基本能力要能够保证,没有武功站不稳讲台,而在教研写作方面,没有文功则看不了世界,使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接着,历城二中李金霞老师分享讲述了历城二中的成长历史,以及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生源竞争策略及尖子生培养的机制,指出历城二中学案制作从2008年开始沉淀,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每届只需补充调整等切实的教学经验,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
随后,东北师大附中何震老师分享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以及具体课程设计和实施策略,提出新高考改革动态需持续关注,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应对变化等高屋建瓴的指导。
升学e网通周杭挺老师分享了关于资源开发、教学模式、学生素养培养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相关见解。周老师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展开,指出了学生学习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同时对未来的优化方向也提出了相关观点,给在座的老师们带来了诸多启发。
会议最后升学e网通的耿志敏老师予以会议总结,对公开课与教学打磨、学校的教研模式与频率、高考备考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新高考改革动态需持续关注,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应对变化”的总结。
物理:拥抱变化,深耕教学
在物理分会场中,国家高中物理教材副主编黄国雄老师带来《新高考背景下拔尖学生的培养》的分享,从认识新课标的价值追求、把握新高考的顶层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的价值与追求三个角度对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深刻的见解,细致阐述了针对高考命题理念变化的应对办法。
东北师范大学的赵启博老师分享《物理高考中情境的分类(生活实践、科学探究等)》,通过纵向分析21年到24年的高考卷和横向分析24年全国卷的情境试题,从中解读出新高考对教学的指引:关注真情境试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机制;对教学的启示与建议等。同时,现场老师还对赵老师的内容进行了提问,赵老师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来自浙江的应老师以“合理规划 追求效益——物理选考第二轮复习课安排”为主题,对铭师堂的课程拓展与创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展开专题强化系列复习课、能力提高系列复习课、查漏补缺系列复习课、考点突破系列复习课和应试技巧系列复习课等。
升学e网通的胡晓雪老师通过分享互联网资源赋能学习的新实践,展示了线上课程的制作流程,展示了互联网与教学结合的魅力。
升学e网通的张吉永老师结合新高一暑期拓展提升的实践与探索,细致阐述了高考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在化学分会场中,海淀区教研员曹新庆做了《基于真实情景的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的分享。曹老师提出“今天教育的本:教材、课标、学生!”、“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风,教育影响、文化、精神就是风。”深入而细致地讲解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来自浙江的杜老师就“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新高考背景下化学高阶思维课堂重构—总复习的课堂教学分享”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杜老师结合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复习课,提出了实现学生思维提升的相关策略。
东师大附中的李雪源老师发表了关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重构——以电化学为例》的精彩内容,提出了“素养三本事”:认识化学物质世界的本事——解决真实问题的本质——创新的本事,对应了引导学生构建认识思路和认识视角——问题-情境-活动导向的课堂教学——构建模型。
西工大附属中学的张建怀老师的分享标题为《从“解题”到“解决问题”——新高考背景下化学高阶思维课堂重构》,内容提出了2025年高考各学科命题方向的前瞻观点,并以元素周期表举例,最后提出总结: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秉持新课程理念,启发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升学e网通吴昊老师通过借用教育专家叶澜的一篇文章,提出了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的相关观点,他提出:“在未来社会,每一个人,尤其是未来的教师都将是终身学习者,是精神生活的富有者。”
生物:阅读教学,提升素养
在生物分会场中,人教版新版初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册主编包春莹进行了关于《指向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相关分享,她针对科学思维、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高阶思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东北师大附中的吴波老师进行了关于《三新背景下开课啦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分享,他认为学术、创新、友善和自觉是一个学术型老师的核心素养。
西工大附中陈成刚老师就《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展开,提出了分层教学之尖子生培养的相关培养方案,如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班级层面树立远大理想、学科层面把握方向,科学备考等,在座老师受益匪浅。
来自浙江的李老师则针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分享,他提出学生分层与教学分层的联动、时间分层与教学分层的联动的高屋建瓴的观点,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升学e网通刘硕老师则分享了关于互联网资源赋能学校教育的新实践,展示了互联网赋能下的教育潜能。
春风暖,春山秀,杏坛问道气象新。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犹如高手论剑于春日胜景之中,不仅搭建了教师间交流学习的坚实桥梁,更在春风送暖之时,为高中教学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兼收并蓄,智慧共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创新思想必将转化为推动高中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力量。未来,杭州铭师堂也将继续与全国名校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高中教育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