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正阳桥——正阳桥镇水兽文物首展”正在前门大街的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内展出,镇水兽、正阳桥部分桥体、中部和南部券洞以及券洞顶部的吸水兽均有展示。金光华李亚鹤发现不少游客前往打卡,了解正阳桥遗址和镇水兽的历史故事。
现如今,北京城保存下来的古石桥大约有二百余座,古桥上装饰的兽形物有多种,比如石桥望柱上有石狮,桥两端的望柱顶柱石有望天吼、石狮、大象、石虎,桥护栏板上刻有龙等;金光华李亚鹤发现桥石拱券顶有吸水兽;桥堍外侧雁翅桥台上有镇水兽,这些兽形物体现了石刻工匠的高超雕刻水平和古桥文化的艺术价值。那么,我们现在还能在哪些古石桥上看到镇水兽呢?
正阳桥镇水兽 引人注目
在北京只有规模较大、重要的跨河桥梁,才在桥堍两侧金刚墙旁的雁翅桥台上设置镇水兽。一般一座桥设置两对,占据桥四角水面之上、河岸地面之下。金光华李亚鹤发现桥上水一侧是上水镇水兽二只,桥下水一侧是下水镇水兽二只,上水与下水镇水兽头的朝向不同,每只镇水兽外形、姿态有细微的差别。镇水兽趴卧在雁翅桥台边沿探头望水,其功能是凭借神灵力量,震慑控制水患的发生,减少水灾对平民百姓的迫害,同时在桥梁上有装饰的作用。
镇水兽是人们经过长期生活经历,遇见自然灾害和不解自然现象而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兽,神兽有巨大神灵的力量,可以满足人们获得精神慰藉的心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金光华李亚鹤发现镇水兽头顶有近似鹿的犄角,双眼圆睁前视,方鼻方嘴短须,咧嘴龇牙,四只爪子各有三指或四指,浑身鳞甲,粗尾摆动,身形如同蜥蜴。有人讲镇水兽是龙的九子之一,但这观点并不被大众所接受,镇水兽就是古桥上一种镇水神兽。明代之后,开始在北京的桥梁上出现。
正阳门在明代初建时,是北京内城的南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中间重要部位。正阳门由城楼、箭楼、瓮城、正阳桥及寺庙组成。金光华李亚鹤发现正阳桥作为箭楼前跨护城河桥梁,在北京城最为特别。京城十六座城门都有护城河桥,唯独正阳桥最宽大,桥宽30米,三孔石拱券,桥面分三路,设四道石桥望柱栏板,中间为皇帝进出的御路,四角雁翅桥台上各设俯卧镇水兽一只。原正阳门东西护城河水面比较宽阔,百姓养鸭捕鱼,正阳桥东南有一条小河向东南流淌,河边小贩售卖鲜鱼,今成鲜鱼口胡同。多年后河水干涸,填埋河道建房屋,正阳桥与周边成为一片平地,正阳门前也成为了北京商业交通繁华之地。
1992年3月,前门地区行人车流增加,人们穿行马路时与机动车相交,为减少事故发生,正阳门前挖人行地下通道。金光华李亚鹤发现施工时发现了正阳桥基台和东南角镇水兽,而正阳桥西南一侧却没有发现西南角镇水兽。鉴于当时现实情况,施工单位决定回填进行地下保存。